
2021年高考河北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和解析).docx
《2021年高考河北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河北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和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悦读文库上搜索。
1、1 2021 年高考河北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和解析) 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新高考 II 卷 适用地区:海南省(全部科目), 辽宁、重庆(语数外)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 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 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 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 典祭官拉奥孔
2、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 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 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 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 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 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 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 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
3、的完美。 雕塑拉奧孔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 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 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 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2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 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 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 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
4、中同 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 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 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 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 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 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 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 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
5、而诗绝对不能描写 静物么?菜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 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 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 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 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 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 有
6、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 “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 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遗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 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 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 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 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 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 “止能画
7、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一水寂 3 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 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 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 精微,就是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 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 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 画理论中产
8、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 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 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 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 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 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阔送青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河北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