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7/241xxxxxxxx 信信 访访2021/7/242123信访的基本含义信访制度信访的工作流程2021/7/243(一)(一)定义定义 信访条例信访条例第二条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信访的基本含义信访的基本含义12021/7/244(二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Back2021/7/2426 信访条例信访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 收到复核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Back2021/7/2427谢谢您的聆听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2、原则(二)原则 信访条例信访条例第四条第四条: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021/7/245参与类信访。 指对国家工作人员提出建议、意见及批评的信访事项。 第一第一求决类信访。 指因公民切身利益遭受侵损而寻求救济的信访事项,此类信访大到拆迁、征地补偿、失业保障,小到社区水电煤的维修等第二第二诉讼类信访。 指应当通过司法渠道予以解决或者已经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Back2021/7/2425 信访条例信访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 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
3、进入司法程序甚至司法已经作出终审裁判的信访案件,这类信访是信访制度面临的主要困惑之一第三第三信访活动信访活动 我国目前的信访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2021/7/246123452021/7/247(一)(一)定义定义 是指公民个人或群体以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电话、传真等参与形式与国家的政党、政府、社团、人大、司法、政协、社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人员接触,以反映情况,表达自身意见,吁请解决问题,有关信访工作机构或人工作机构通报转送情况,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报告转送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 (四)对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情况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可以直接交由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 按照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工作机构。 2021/7/2424 信访条例信访条例。
4、员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处理的一种制度。 信访制度信访制度22021/7/248(二)信访制度的功能(二)信访制度的功能(1 1)监督功能。 人民群众的申诉和控诉情况反映到国家信访部门,信访部门受理后,来把情况反馈给相应部门,对相应的机关施压,起到督促作用。 (2 2)政治参与功能。 信访制度我国国情的具体体现之一,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渠道来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也是法律所赋予权利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意志的表达,同时信访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二)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三)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
5、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主。 (3 3)权利救济功能。 信访是人民群众权益受到损害和遭遇不公待遇等情况下,寻求维权和补救的手段。 通过信访这种方式,损害的利益和不公待遇得到恢复或有效处理2021/7/249法理上的不足,使得各级信访机构的作用难以充分地发挥。 信访制度在运行当中存在职责和权限不清、机构组成和人员的任命不科学等问题信访过程中存在的依靠个别、偶然和人治化的方式解决矛盾的路径。 信访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以地方政府强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 但是,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Back2021/7/2423信访条例信访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日内分别按下列方式处理:(一)对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 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
6、行截访、侵害公民权利为主要表现的制度运行扭曲现象 第二第二 第一第一 第三第三 第四第四(三)信访中所存在的问题(三)信访中所存在的问题2021/7/2410当地政府部门未经任何法律程序就非法限制上访者的人身自由。 例:陈庆霞,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居民,因为丈夫遭到不公平待遇常年上访,被当地政府部门强行安置在一所废弃的太平间里,限制人身自由达3年之久。 2021/7/2411“信访不信法”损害司法权威。 相对于法律途径,人们更倾向于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不再受理2021/7/2421 信访条例信访条例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 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Back2021/7/2422 信访条例信访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第二款 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
7、采取信访的方式捍卫权利。 与行政诉讼和复议相比,信访已经成为部分公民选择较多的一种救济方式。 信访的考评机制使基层党政部门不堪重负基层党政部门和公务员普遍认为信访维稳的压力大,层层加码的信访考核指标,零进京访、零“非访等使基层部门和公务员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处理信访事项和信访人员,维稳成本较高,责任追究压力较大。 第五第五 第六第六2021/7/241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021/7/2413 第一 通过制度设计,开辟完善公民申诉渠道机关再提出同一来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2021/7/2420(四)来访人对来访事项处理(复查)意见不服,未提出复查(复核)请求而到上级机关再次走访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予受理。 (五)来访人对来访事项处理(复查)意见不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期限未请求复查(复核)的,不再受理。 (六)已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复查复合机构审核认定办结或已经复查复核终结备案,并录入全国信访系统的来访事项,来访人仍然。
8、一)(一)要强化各级司法机关接受公民告诉、申诉及处理案件的责任和能力,由司法机关承办目前积压在信访部门的案件,还原司法机关本身独立于政府的应有职能。 (二)(二)积极发挥我国现有政治体制的优势,把权利救济功能从信访中分离,引导至党组织、人大、政协的职能中来。 强化是对政府权力的控制、监督和调节,以建构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桥梁,这样既能整合民意,又能监督政府。 (三)(三)法治道路是信访制度最根本的出路。 信访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法律问题信访程序终结2021/7/2419(二)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不再受理的范围(一)对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来访事项,以及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及其他行政机关不予受理。 (二)对跨越本级和上一级机关提出的来访事项,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三)来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来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或办理机关的上级。
9、在我国,行政机构的主导性明显,司法机构和其他机构受行政影较大,以至于矛盾纠纷最终还是由行政机构来解决。 其实这是有悖于现代法治精神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问题,关键还是在法律制度的完善。 2021/7/2414 第二 法治道路是信访制度最根本的出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法律的平等精神的体现。 依法信访不仅要求全体公民必须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要求各级领围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有关机关在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15日内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机关办理机关60日内办结。 情况复杂的,可适当延长,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书面答复信访人对处理意见不服的,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复查机关30日内给予书面复查意见信访人不服复查意见,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复核机关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10、导、信访部门、公职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运用法律法规认真处理好群众反映的各类信访矛盾和问题。 2021/7/2415第三 健全受理工作制度,规范受理工作程序 根据“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在受理信访举报工作程序的每个关键环节,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具体责任主体,如首问责任制等;按照纪检内承办和交办,纪检外协调督办等分类特点,建立信访协调制度,及时督办、督查制度等各项责任制度,保障受理工作的高效率。 2021/7/2416 第四 增加权力运行透明度 在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的前提下,对改革进程中易引发重大矛盾的关键环节,如城镇拆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等,在依法规范操作程序的同时,要将全过程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廉政高效。 2021/7/2417(一)信访的工作流程图(一)信访的工作流程图 信访的工作流程信访的工作流程32021/7/2418信访工作流程图信访工作流程图书信、电子邮件、电话、传真走访信访人登记信访工作机构筛选是否属于受理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