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修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docx

2022-08-20 13:59:14 本页面

【已修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docx

【文档描述】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日期:20101225来源:中国铁路工程建设网作者:收藏打印字体大小:大中小更多 在中国,有34个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人,其中8个城市人口超过300万人。
进入90年代以来,交通需求增长的速度明显高于道路设施增长的速度,中心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和来,是具有巨大国民社会经济效益的现代化城市交通工具.大运量、快速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方式的巨大变革,也是城市演进的物质基础.它支持沿线区域的高密度开发,并可以通过建立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开发新模式()引导城市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最终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民众、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带来更广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中心区道路的改造困难使得中心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地面交通方式的相对饱和使轨道交通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国家计委资料显示,除北京、上海、广州外,目前重庆、青岛、沈阳、武汉、长春等多个城市也在筹建不同形式的轨道交通系统,拟建的轨道交通线路超过20条。
“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城市交通投资将达8造价.2.3根据城市特点,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安全、有效的轨道交通模式。
如广州引进的直线电机轮轨系统及重庆引进的跨坐式独轨系统等.4加强人性化服务和指引,加强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设计换乘路线,加强辅助设施建设。
3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够将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的统一起。

3、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这表明,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正在兴起一股兴建轨道交通的热潮。
事实上,城市轨道交通除了起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作用,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按照其是否可采用货币衡量的原则,可以分为有形效益和无形部分社会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2 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出如下建议:2.1利用轨道交通沿线可产生新城市中心的特点,做好城市区域规划,建设卫星城,引导城市健康发展.2加强对现有轨道交通模式的国产化步伐,加快企业的研发步伐,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降低系统。

4、效益。
按是否与项目主要目标相关的原则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按受惠的群体又可以分为民众效益、企业效益、地方效益、环境效益等。
1 社会经济效益分类1民众效益 1.1节约时间。
从乘客的角度来看,轨道交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准时性和高效性,选择轨道交通系统使乘客的旅行时间大大缩短。
1.1.2/、118.4/。
另外,造成地球温室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低5566-/.这相当于42万户家庭每天少看1小时的电视带来的效果。
5其他 轨道交通系统所形成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十分广泛的,除了上述内容还包括: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增加城市活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城市居住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等等.这。

5、减少交通事故、增强安全性。
轨道交通系统具有专用的运行线路,其本身事故比地面交通事故要少的多。
而且由于轨道交通对地面公交客运量的分流,缓解了地面道路交通的拥塞程度,从而间接减少了地面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
这不但减少了交通事故损失,提高了乘客本身的安全性保障,而且为社会和家庭的幸福创造有利塞的优势,因而可以促使原来的汽车用户转为乘坐该系统,随着汽车交通量的减少,可以降低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降低造成地球温室化的二氧化碳,从而为环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的间接效益。
仍以日本东京地铁12号线为例:汽车交通量的减少会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别降低47.7。

6、条件、增加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所形成的巨大社会效益.3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在途时间短,乘车疲劳度下降,轨道交通舒适度可使乘客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根据前苏联“固定基金、基本建设投资和新技术经济效果研究会”与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运输疲劳使劳动生产率降低的数值:轨道交通为。
4%,公特点.无论是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讲,还是从节约燃油的能源政策来讲,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常规“绿色交通”都具有公共汽车难以比拟的节能特性.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如磁悬浮系统以及直线电机轮轨系统在降低振动及噪声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2降低污染效益.直线电机轨道系统的建成具有不受交通堵。

7、交车为乘客选择轨道交通系统就意味着选择了舒适的交通工具。
4扩大就业。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本身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将为社会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渠道。
2企业效益 1提供需求。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这不仅产生对土木建筑、机械、电子等产业的直接需求,而且会促进与日元(投资额的64倍)的经济拉动效果,在东京则带来与投资额同等的经济拉动效果.此外,这些经济拉动将在全国增加19万人的就业机会,创造出5200亿日元的收入.4环境保护 1.1节约能源效益。
轨道交通系统与公交系统相比,具有无污染、噪声振动小、节能、运量大、方便快捷、运输效率高等。

8、轨道交通系统有关的材料、仪表等行业的发展。
而与这些技术、材料、仪表相关的行业更是多种多样的。
一个轨道交通项目的启动将为相关的各企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
2.2提供商机。
沿线企业可以利用轨道交通体系效益的外溢性获得间接经济效益,如在轨道交通枢纽站地域建设大型商业服务机构,利用轨道交通的车站进上野、浅草、锦系町、龟户、临海等各副都心地区之间的联系得到强化,进而刺激居民小区、小规模商业区的商业活动,对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创造就业机会产生积极影响。
对刺激地域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效果。
进一步的预测表明:8000亿日元的投资(不包括土地购置费)在全国范围带来约2万1000亿。

9、行小型的商业开发等,都可以很好的利用客流提高购买力。
3经验积累。
轨道交通系统,尤其是新型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攻关和科研过程.在此契机下,集中国内相关行业的优秀企业和科研单位,通过国家扶持、市场竞争的方式,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以及技术成果,并形成产业化.的途径的区域往往会迅速升值,成为新的城市中心。
从而对整个区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以建成的日本东京地铁12号线为例:12号线环线部1990年开通后,沿线建设住宅楼、商业楼等,车站附近将呈现新的繁荣。
预计环线部开通30年后,沿线将增加居住人口约38,000人,从业人员111,000人。
新宿。

10、将使企业和科研单位积累宝贵的研发基础.3地区效益 3.1房地产升值。
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成通车,改善了沿线的交通条件,提高了沿线居民和企业可达性,造成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和房产的需求增加,从而使沿线的房地产增值.地税值也会相应提高。
2节约用地。
城市轨道交通在市内繁华区域基本采用地下或高架通过形式,对地面占用比较少。
这对土地日益稀缺的城市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土地不断增值的规律,使城市轨道交通的此项节约效益从长期来看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益.3.3促进区域建设。
一个成熟化的大都市,往往在已有的中心区发展潜力有限,需要不断的扩充其影响范围,形成多个卫星城,而轨道交通系统。

点击查看更多文档内容 >>
本文相关推荐

客服QQ:1356877308

copyright@ 2008-2023 悦读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ICP备案号:京ICP备18064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