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四章高频电疗法(共129页)【在线阅读】

2023-06-28 22:28:39 本页面

精品第四章高频电疗法(共129页)【在线阅读】

【文档描述】

1、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短波疗法短波疗法 第三节第三节超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 第四节第四节微波疗法微波疗法 高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 姜贵云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一、基本知识一、基本知识(一)定义与分类(一)定义与分类 1.1.定义定义 应用频率为100kHz300GHz,波 长为3000m1mm的高频电流或其所形成的电场、磁场或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 法(high frequency electro therapy)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电场 电荷的电力所能及的空间称为电场 磁场 磁极的磁力所能及的空间称为磁场 电磁场 高频电流产生的交替变化的电场和 磁场,称为电磁场 电磁波 电磁场向空间的传播称为电磁波(二)电学基础(二)电学基础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振荡电流 凡电流的强度与电压随着时 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振荡电流 振荡电流的波形有下列四种(1)等幅振荡电流(2)减幅振荡电流(3)脉冲等幅振荡电流(4)脉冲减幅振荡电流 超短波频率高 于短波,人体对超短波的阻抗更低,所以在脂肪不厚 时,可以作用到较深的部位,作用也较均匀。
双极对 置时可达到骨部。
脂肪过厚时,作用深度会受到影响,可通过增加电极间隙和增加机器输出电压来解决。
第三节第三节 超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二、作用机制与治疗作用二、作用机制与治疗作用(一)作用机制(一)作用机制 2、非热效应:超短波较短波明显。
非热效应原因:乳脂、红血球沿电力线成串珠状排列。
电子、离 子、电介质旋转、振动。
对频率组织有选择作用,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的细胞,能产生最大吸收,产 生热量,虽不感觉热,但仍有生物学效应。
超短波 振荡,离子,偶极子旋转振荡,与周围组织接触多,物质交换多,产生生理学作用。
第三节第三节 超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二)治疗作用(二)治疗作用 1、对心血管作用:中小剂量可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有利于水肿 的消散,炎症代谢产物和致痛物质的排除,组。

2、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6波速、波长与频率 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 光速,即3108m/s,系一常数。
电磁波的一个波 峰至相邻波的波峰之间的长度为波长(L)波长的计量单位为千米(km)、米(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km=1 000m,1m=100cm,1cm=10mm,1mm=1000m,1m=1 000nm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电磁波在每秒内振荡的周数为频率(f)。
频率的计量单位为吉赫(千兆赫,GHz)、兆赫(MHz)、千赫(kHz)、赫(Hz)1GHz=1 000MHz,1MHz=1 000kHz,1kHz=1 000Hz,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f)的乘积为传 播速度(v),如下列公式v=f。
因波速(v)是常 数,故波长与频率呈反比,即波长越短,频率越 高;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7.7.电流、电阻、电压与功率电流、电阻、电压与功率 电荷在物体内征 超短波电流的波长范围为101m,频率范围为 30300MHz。
通常采用频率为38.96MHz、40.68MHz、42.85MHz、50.00MHz,波长为7.7m、7.37m、7.0m、6.0m的电流。
常用于医疗上的超短波波段有两种:一种波长7.37m、频率40.68MHz,一种波长6m、频 率50MHz,一般治疗多采用连续波 第三节第三节 超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二、作用机制与治疗作用二、作用机制与治疗作用(一)作用机制(一)作用机制 超短波的频率比短波、中波更高,更容易进 入人体,治疗时电极可不接触人体,通过介质作 用于人体,构成电容,人体成为超短波输出回路 的一部分。
超短波疗法主要以电容场法进行治疗。
电容场超短波作用于机体时的生物学效应与电容 场短波疗法相似 第三节第三节 超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二、作用机制与治疗作用二、作用机制与治疗作用(一)作用机制(一)作用机制 1、热效应:频率高,容抗小,电流易通过,不良 导体甚至像骨等介质也能通。

3、电流强度。
电流强度的计量 单位为安培(A)、毫安(mA)、微安(A);电流 流过物体时所遇到的阻力为电阻(R)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电阻的计量单位为欧姆()驱使电流流过电阻的压力为电压(U)电压的计量单位为千伏(kV)、伏(V)、毫伏(mV)、微伏(V)电流强度与电压的乘积为功率(P)功率的计量单位为千瓦(kW)、瓦(W)、毫瓦(mW)电流强度、电压与电阻的关系是电流强度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即欧姆定律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二、高频电的生物物理学特性二、高频电的生物物理学特性(一)无电解作用 因频率高,属于正弦交流电,周期性变换电流方向,不出现电解、电泳、电渗现象,对皮肤无刺激(二)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人体组织电阻率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的脉冲电 持续时间必须0.01ms,而100kHz以上的高频电的脉 冲持续时间0.01ms,所以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三)电极不必接触皮肤 治疗时电极可地线(2)除去患者身上所有金属物(包括金属织物),禁 止在身体有金属异物的局部治疗(3)治疗部位应干燥,潮湿衣服、伤口的湿敷料应除 去,汗液和伤口的分泌物应擦干净(4)患者治疗体位舒适,对治疗不平整的局部应适当 加大治疗间隙 第二节第二节 短波疗法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5)对膝、踝对置治疗时宜置衬垫于膝、踝间,以免电场线集中于突起处,以保证电场线的均匀(6)电极面积应大于病灶,且与体表平行(7)两电极电缆不能接触交叉或打卷,以防短路;电缆与电极的接头处及电缆与皮肤间需以衬垫隔离,以免烫伤(8)治疗中患者不能触摸仪器及其他物品,并经 常询问患者的感觉,尤其是感觉障碍者,以免烫伤 第二节第二节 短波疗法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一、概念与物理特性一、概念与物理特性 1 1概念概念 频率为30300MHz、波长为101m的 电流为超短波电流。
应用超短波电场治疗 疾病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ultrashort wave therapy)第三节第三节 超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2 2。

4、织对电流的 阻力小,电流可畅通无阻的进入人体深部,多 以电容法、电感场法、辐射法进行治疗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四)高频电流作用下人体组织的电磁学特征 1导体特性 由于高频频率很高,极性变换很快,离子急剧地沿电力线的方向来回移动或振动;而各种离 子的大小、质量、电荷和移动速度不同,在振动过程中 互相摩擦以及与周围的媒质相摩擦,引起能量的损耗称 为欧姆损耗。
高频电作用于导体时的过程可归纳为:高高 频振荡频振荡离子振动离子振动传导电流传导电流欧姆损耗欧姆损耗热。
热。
高频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密度越大或组织的电阻 率越大,产热也越多。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四)高频电流作用下人体组织的电磁学特征 2电介质特性 在高频电流作用下,人体内各种质量、大小、束缚电荷多少不尽相同的偶极子在高频电场中迅速旋转,互相摩擦以及与周围的媒质相摩擦,也产生了能量的损 耗,也转变为热。
因此高频电流通过电介质的过程可归 纳为:高频振荡电介质偶极子旋转位移电急性伤病:1015分钟,每日1次,1520 次一疗程。
急性肾功能不全:温热量,3060分钟,每日 12次,58次一疗程。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四、临床应用四、临床应用 1 1适应证适应证 短波疗法主要适用于亚急性、慢性炎症与疾病。
1)内科疾病:胃炎、溃疡病、结肠炎、胃肠痉挛、胆囊炎、肝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膀胱 炎、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等。
2)外科疾病:肌炎、纤维织炎、肌痛、扭挫伤、血肿、肩周炎、关节炎、前列腺炎、术后粘连等。
3)妇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发育不全等。
4)神经科疾病: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神经根 炎、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
短波高热疗法配合放疗、化疗可用于较深部肿瘤 的治疗。
第二节第二节 短波疗法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2 2禁忌证禁忌证 恶性肿瘤(一般剂量时)、出血倾 向、结核病、妊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局部金属异物、植入心脏起搏器者 第二节第二节 短波疗法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

5、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四)高频电流作用下人体组织的电磁学特征 3电容特性 人体组织是一个混杂有电阻和电容的整体。
如 在肌肉组织中,细胞膜就有电容性质,细胞处液和内容 物都是良好导体。
直流电和低频电流不能或很难通过电 容,可高频电流很容易通过电容,频率越高容抗越小,产热越多,并且能够较均匀地通过组织。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四)高频电流作用下人体组织的电磁学特征 4磁性:人体既含有顺磁性物质又含有逆磁性物 质,使总体磁导率接近于5.线圈特性 产生涡电流(传导电热)。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五)高频电的生物物理效应(五)高频电的生物物理效应 1.1.热效应热效应 1改善血液循环 中小剂量高频电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液循环改善 2镇痛 中等剂量高频电的温热作用通过以下途径减 轻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对各种神经痛、肌肉痉挛性 疼痛、因肿胀引起的张力性疼痛、缺血性疼痛、炎症 疼痛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至“治疗”档,再调节“调谐”钮至 最佳谐振状态 选择治疗时间 治疗结束,按相反顺序关闭电源,取下电极 第二节第二节 短波疗法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三)治疗剂量及疗程(三)治疗剂量及疗程 短波疗法治疗剂量的调节采用调谐法,治疗 剂量按病人的温热感觉程度分为四级:无热量(级剂量):患者无温热感,氖光 管若明若暗,电流强度100120mA。
适用于急性 炎症的早期、水肿、循环障碍者 第二节第二节 短波疗法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 微热量(级剂量):患者有微弱的温热感,氖光管微亮,电流强度130170mA。
适用于亚急性、慢性炎症 温热量(级剂量):患者有明显的温热感,氖光管明亮,电流强度180240mA。
适用于慢性炎 症以及具有局部循环障碍的疾病 热量(级剂量):患者有强烈热感,氖光管 辉亮,电流强度240mA以上。
适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第二节第二节 短波疗法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目录(三)治疗剂量及疗程(三)治疗剂量及疗程 第二节第二节 短波疗法短波疗法。

点击查看更多文档内容 >>
本文相关推荐

客服QQ:1356877308

copyright@ 2008-2023 悦读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ICP备案号:京ICP备18064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