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共125页)【在线阅读】

2022-11-22 03:16:44 本页面

精品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共125页)【在线阅读】

【文档描述】

1、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序言 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一章 第二章 危害辨识第三章 工程防护第四章 个体防护第五章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序言第一章 1 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 2 职业人群确定 3 职业病分类及目录 第一章 序言 第一章 序言 一、职业危害因素定义:一、职业危害因素定义: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 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产生健康影响的各种有害的 化学、物理、放射、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 因素。
第一章 序言 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分为:粉尘:木粉尘、矽尘(游离SiO2含量10%)、煤尘、水泥粉尘、电焊烟尘 等。
第一章 序言 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分为:化学因素:苯、二氧化硫、氯气、氰及化合物、一氧化碳等。
第一章 序言 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分为:物理因素:红外线、噪声、高温、低温、振动等 第一章 序言 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职业危害因害因素 塑料工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一氧化碳和缺氧;氯化氢、光气和卤化氢中毒等。
聚碳酸酯:用于制造电绝缘材料、机械部件等,导致工人口苦、恶心、头痛,上呼吸道刺激。
聚甲醛酯:可制造耐磨零件、包装材料等,导致上呼吸道刺激、皮肤 干燥、脱皮。
第三章 危害辨识 二、塑料工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二、塑料工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塑料工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聚苯醚:用于代替不锈钢制造医疗器械等,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原料 苯、甲醇、苯酚中毒。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用于航空、汽车、仪表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氢氰酸、丙酮氰醇、甲基丙烯酸甲酯、甲醇、丙酮易引发中毒。
环氧树脂:用于黏合剂、涂料等,一旦接触引发原发性刺激性和过敏 性皮炎、哮喘性支气管炎。
第三章 危害辨识 三、汽车修理职业危害因素三、汽车修理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作业 喷漆、钣金、整形等。
汽车修理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机修工打磨产生粉尘、电焊作业产生电焊焊烟尘。
紫外线:电焊时能发生强烈的紫外线,波长多在310218nm之间,气 焊时的紫外线强度较弱。

2、射性因素:密封放射源产生的电离辐射、X射线装置(含CT机)产生的电 离辐射。
第一章 序言 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分为:生物因素:布鲁氏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注射森林脑炎病毒疫苗 第一章 序言 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分为:其他因素:金属烟、刮研作业等。
第一章 序言 危害因素、体检项目、周期、禁忌症(例)危害因素、体检项目、周期、禁忌症(例)危害因素或作业危害因素或作业上岗前检查项目上岗前检查项目在岗期间检查项目在岗期间检查项目 体检体检 周期周期 职业禁忌证职业禁忌证 锰及其化 合物 常规项目 内科常规检查,三颤,握力,肌 张力,腱反射,指鼻试验,尿锰 或发锰定量,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神经肌电图。
1年 1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2明显的神经官能症 3各种精神病 4明显的内分泌疾病 一氧化碳常规项目 内科常规检查,握力,肌张力,腱反射,血、尿常规,血碳氧血 红蛋白,心电图,肝功能,肝脾 B超。
1年 1各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器质性疾病。 机加工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有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发生,天然磨石含有 大量游离二氧化硅,引起矽肺。
噪声:切割机、空压机、压缩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
第三章 危害辨识 一、机械加工职业危害因素一、机械加工职业危害因素 装配生产过程 将加工后的各种零件装配成产品。
同时配属有焊接、电镀和油漆等作业。
装配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电焊时发生分散度极高的粉尘,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使用含锰 焊条时空气中含有大量氧化锰,此外,还含有氟化物等。
有害气体和蒸气:喷漆时,可发生苯、甲苯和二甲苯蒸汽和雾。
电镀 时有硫酸雾以及铬和镍的酸雾。
氩弧焊和等离子焊接时可产生臭氧和氮 氧化物。
气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紫外线:电焊时能发生强烈的紫外线,波长多在310218nm之间,气 焊时的紫外线强度较弱。
第三章 危害辨识 二、塑料工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二、塑料工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塑。

3、规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肝脾B超,皮肤检查,心电图,骨髓穿刺检查。
1年 1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2明显的神经衰弱综合症 3肝脏疾病 第一章 序言 危害因素、体检项目、周期、禁忌症(例)危害因素、体检项目、周期、禁忌症(例)危害因素或作业危害因素或作业上岗前检查项目上岗前检查项目在岗期间检查项目在岗期间检查项目 体检体检 周期周期 职业禁忌证职业禁忌证 无 机 粉 尘 矽尘 石棉 内科常规检查,心电图,肝 功能,血、尿常规,高仟伏 胸部X射线摄片,肺功能。
内科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血、尿常规,高 仟伏胸部X射线摄片,肺 功能。
1年 1活动性结核病 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3明显影响肺功能的疾 病 煤尘、碳黑、石墨、滑石、云母、水泥、陶土、铸尘、铝尘、焊尘 内科常规检查,心电图;肝 功能,血常规;尿常规。
高 仟伏胸部X射线摄片,肺功能。
内科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
高仟伏胸部X射线摄片,肺功能。
2年 有机粉尘 内科常规检查,心电图,肝 功能,血、尿常规,高仟伏 胸部X射线摄片,肺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7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8 标准规范 第二章 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二章 法律法规及标准 八、标准规范八、标准规范 GB 6514-2008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 7691-2003 涂装作业安全管理通则 GB 7692-201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 12367-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静电喷漆工艺安全 GB 12942-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GB 14443-2007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 GB 14444-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GB 15607-2008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 GB 17750-201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浸涂工艺安全 GB 20101-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危害辨识第三章 1 机械加工职业病危害因素 2 塑料工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3 汽车修理职业病危害因素 第三章 危害辨识 第三章 危害辨识 一、机械加工职业危害因素一、机械加工职业危害。

4、动性结核病 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3明显影响肺功能的疾 病 序言第一章 1 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 2 职业人群确定 3 职业病分类及目录 第一章 序言 二、职业人群确定二、职业人群确定 接触需要开展强制性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都必须接受职业 健康监护 接触需要开展推荐性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原则上应根据用 人单位的安排接受健康监护 虽不是直接从事接触需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但在 工作中受到与直接接触人员同样的或几乎同样的接触,应视同职业性接触,需和直接接触人员一样接受健康监护;(间接)第一章 序言 二、职业人群确定二、职业人群确定 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和发病的特点及剂量效应关系,应该确定 暴露人群或个体需要接受健康监护的最低暴露水平,其主要根据是工作场 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个体累计暴露的时间 离岗后健康监护的随访时间,主要根据个体累积暴露量和职业病危害因素 所致健康损害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的特点决定 序言第一章 1 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 2 职业人群确定 3 职业病分类及目录 第一章 序言 一、职业病定义:一、职业病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二章 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二章 法律法规及标准 七、七、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标准的要求,从12个方面95项对用人单位的职业 病防治工作提出了详细要求,包括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前期预防、材料和 设备管理、作业场所管理、作业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履行告知义务、防护 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职业卫生培 训、职业病诊断与病人保障、群众监督。
除了归纳、细化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外,补充了一些新的规定,如职业 病防治管理必要的经费投入、缴纳工伤保险费等,还参与了GBZ1、GBZ2.1、GBZ2.2、GBZ158、GBZ188、GBZ/T2.3、GB/T36.8、GB18871等标准的要求,补充 了生产布局、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 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等详细要求。
法律法规第二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3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4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5 工业企业设计。

5、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 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 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一章 序言 二、职业病分类:二、职业病分类:我国的职业病分为10大类共132种。
职业病的10大类: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 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疾病、职业性放射 性疾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
法律法规第二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3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4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7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8 标准规范 第二章 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二章 法律法规及标准 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六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脉冲噪声: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 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
第二章 法律法规及标准 六、六、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 2部分:物理因素部分:物理因素 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接触时间接触时间接触限值接触限值dB(A)备注备注 5d/w,=8h/d 85 非稳态噪声计算非稳态噪声计算8h等效声级等效声级 5d/w,8h/d85计算计算8h等效声级等效声级 5d/w85计算计算40h等效声级等效声级 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n,次),次)声压级峰值声压级峰值dB(A)N100140 100n1000130 1000n10000120 法律法规第二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3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4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7 用人单位职业。

点击查看更多文档内容 >>
本文相关推荐

客服QQ:1356877308

copyright@ 2008-2023 悦读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ICP备案号:京ICP备18064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