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中考试题汇编实验与探究1(烟台)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1)该兴趣小组用枯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在枯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假设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的缘故。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测不正确,理由是_。 【查阅资料】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H2O2时,H2O2可以破坏酚酞的结构,使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再显红色;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 【猜测】通过查阅资料后,该兴趣小组对溶液的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凶义进行了猜测。 猜测A:过氧化钠与水反响可能生成了H2O2;猜测B:生成。
2、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响 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响,如右图所示。 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 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缺乏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响。 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1: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请你对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进行分析_。 实验2:向盛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试管中参加水,充分反响后,取试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小试管中参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 【提出问题】溶液为什么先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呢【猜测】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
3、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参加,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响。 (1)大理石(或石灰石)铁网被腐蚀,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H2 Fe+2HClFeCl2+H2 (2)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发生反响,瓶内气压降低 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2)氯离子对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或氯离子促进反响的进行或铜盐溶液中酸根离子种类不同)(3)影响因素:A B AC (4)证实氧化膜对反响的影响(是否破坏氧化膜)(5)在溶液中,铝比铜活泼,每2个铝原子失去6个电子,变成2个铝离子;每3个铜离子得到6个电子变成3个铜原子 6徐州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响。
4、看现象是否有差异。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 有沉淀生成等)2(烟台)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 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着紫红色固体。 现象三与现象一比照,说明 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外表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现象四与现象三比照,说明 影响因素: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4)比拟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 (5)请仔细观察以以下图: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响的实质是 。 (1)稀盐酸或稀硫酸 (。
5、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参加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 实验操作使用现象比照结论一片用粗砂纸单向用力打磨3次,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用镊子取出。 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痕处有少量气泡,附着少量疏松的紫红色固体。 现象一与现象二比照,说明 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内现象不明显。 一片用特细砂纸往复打磨数次,再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取出。 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外表产生较多细小气泡,外表均匀附。
6、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响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1)实验一反响慢 2H2O2=2H2O+O2实验二二氧化锰参加水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参加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比照(或对照等);(3)第一方面:比拟MnO2在过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假设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 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拟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
7、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第二方面:倾倒掉反响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化学性质没变)3南京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CO是从煤的气化或合成气得到的。 1煤的气化主要反响有:2C+O2=2CO C+H2O=CO+H2 均可)【实验设计】小林 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小云 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红 【反思拓展】反响物是否有剩余 (合理答案均可)5苏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答复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
8、CO+H2O=CO2+H2上述反响属于化合反响的是 填序号,属于氧化反响的是 填序号。 2合成气可通过天然气的重整得到,如CH4+H2O=CO+3H2 合成气可制二甲醚,二甲醚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 合成气还可用于冶炼金属,用它冶炼铁的局部生产过程示意如下:二甲醚CH3OCH3可由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制的。 用合成气制二甲醚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计如下实验。 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参加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测正确。 的猜测正确。 的猜测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响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1)NaOH+HCl=NaCl+H2O (2)气球胀大 (4)【交流讨论】NaCl 氢氧化钠(合理答案。
9、环的、常温为液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合成气在冶炼铁的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取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粉与过量的木炭粉混合后,用以以下图所示装置以合理的操作步骤测定(假设杂质始终不发生变化)。 实验中持续通入枯燥的氮气。 加热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其作用是 。 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测。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 。 (写一种猜测)【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测。 查阅资料得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
10、接处以防止倒吸?为什么?。 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完全的,那么甲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最变化测定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原因是 。 乙同学取矿石样品10g,参加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响后,共用去稀盐酸1095g过滤得到滤渣2 g(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响)。 请你和乙同学起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和反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 4福州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 图8(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