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GDPIA302021连续玻纤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连续玻纤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以下简称复合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材料、一般规定、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工作温度不高于40,公称压力不大于3.5MPa的承压给排水和饮用水输送用连续玻纤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1000无破裂,无渗漏爆破压力20连续升压直至试样破裂3PNT/GDPIA3020216.5静液压强度与爆破压力复合管的静液压强度与爆破压力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静液压强度与爆破压力试验要求6.6卫生性能用于输送饮用水的复合管的卫生性能应符合GB/T17219的规定。 7试验方法7.1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除有特殊规定外,按GB/T2918规定,在(232。
2、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1038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GB/T1040.1塑料拉伸性能302021表4(续)6.3.2长度复合管长度一般为6m、9m、12m,不应有负偏差。 其他长度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4复合管的物理力学性能复合管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复合管的物理力学性能5试验类型试验温度/试验压力/MPa试验时间/h要求静液压强度202PN1无破裂,无渗漏601.2PN165无破裂,无渗漏601.1PN。
3、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3682.1热塑性塑料熔体8.51.68.016.527.32.08.521.034.0项目要求试验方法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90,5kg)/(g/10min)加工前后聚乙烯MFR的变化不超过25%7.4a氧化诱导时间(210)/min207.5纵向回缩率(110)/%1.57.6受压开裂稳定性无裂纹、脱层和开裂现象7.7a仅针对复合管内管和外保护管。 T/GDPIA。
4、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第1部分:标准方法GB/T6111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GB/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GB/T6673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8806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9345.1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04.56.412.111.21.64.511.117.22.05.513.822.02.56.021.730.25001.0500.0503.25.57.114.114.01.66.014.121.52.06.018.027.02.56.526.037.06300.8630.0633.26.07.615.517.71.08.08.41。
5、部分:通用方法GB/T15560流体输送用塑料管材液压瞬时爆破和耐压试验方法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92782018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与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GB/T19466.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的测定SH/T1770塑料聚乙烯水分含量的测定m不圆度mm,minmm,maxmm2501.0250.0252.53.24.27.84.01.63.26.410.92.03.28.913.32.53.213.718.33151.0315.0317.74.05.511.88.91.64.08.914.52.04.510.417.02.54.517.123.74001.0400.0403。
6、3术语和定义GB/T19278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T/GDPIA3020213.1连续玻纤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continuousglassfiberreinforcedpolyethylenecompositepipes采用连续的玻纤带增强材料,以缠绕、熔结或其他方式对热塑性塑料管实现增强而得到的管材,典型结构平整、无明显气泡、裂纹、划伤、杂质、颜色不均等缺陷。 复合管端部应切割平整,并与管轴线垂直。 复合管出厂前端部应封口。 6.2颜色复合管颜色一般为黑色,其它颜色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3规格尺寸6.3.1尺寸复合管的尺寸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复合管尺寸4公称外径mm公称压力PNMPa平均外径外保护层最小壁厚mm内管最小壁厚mm复合管最小壁厚m。
7、示意图见图说明:1复合管内管;2复合管增强层;3复合管外保护层。 图1复合管结构示意图3.2外保护层cover复合管的外部功能层。 3.3内管liner与输送介质直接接触的连续聚合物层。 3.4增强层reinforcementwindings提供复合管力学强度以满足工作和安装时载荷要求的承力结构。 3.5公称压力nominalpressure33.05.28.83.22.03.06.810.92.53.29.914.8温度/30304040505060修正系数10.950.900.86T/GDPIA302021表3温度对压力的修正系数5.1.3在特殊工况下需考虑其它因素对压力的折减系数,包含但不限于循环、化学老化、安装系数、选择的可靠度等。 6要求6.1外观复合管内外表面应光滑。
8、PN与复合管耐压能力有关的名义数值。 注:本文件中采用复合管20输水时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来表示。 4材料4.1复合管内管原材料生产复合管内管应采用PE100级及以上聚乙烯材料,其基本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2项目指标试验方法外观其表面光滑平整,不分层,无玻纤外露和脱落,不应有褶皱、气泡、明显划伤、凹陷、杂质等缺陷目测宽度/mma与产品标称值的偏753.575.076.22.03.25.61.3903.590.091.42.03.46.01.51101.6110.0111.52.33.76.51.82.52.33.76.83.52.53.98.21601.6160.0162.02.84.58.02.62.52.84.58.63.52.85.410.02001.6200.0202.。
9、差不应超过0.5GB/T6673厚度/mma与产品标称值的偏差不应超过0.02GB/T6672拉伸断裂应力/MPa700GB/T1040.3玻纤含量(85050)/%50GB/T9345.1a产品标称值由生产制造商给出。 项目要求试验方法3密度/(g/cm)0.940GB/T1033.1氧化诱导时间(210)/min20GB/T19466.兆帕(MPa);温度对压力的折减系数;其他因素对压力的折减系数。 5.1.2温度对压力的折减系数应符合表3的规定。 3公称外径mm公称压力PNMPa平均外径外保护层最小壁厚mm内管最小壁厚mm复合管最小壁厚mm不圆度mm,minmm,maxmm503.550.051.21.92.85.31.1633.563.064.22.03.05.51.2。
10、6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90,5kg)/(g/10min)最大偏差不应超过树脂标称值的20%GB/T3682.1拉伸屈服应力/MPa20GB/T1040.2拉伸标称应变/%350GB/T1040.2水分含量/(mg/kg)300SH/T1770T/GDPIA302021表1聚乙烯材料的基本性能4.2复合管增强层原材料复合管增强层原材料采用的玻纤带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玻纤带性能要求4.3复合管外保护层原材料生产复合管外保护层应采用PE100级及以上聚乙烯材料,其基本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5一般规定5.1压力修正5.1.1考虑工作温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大工作压力(MOP)可通过式(1)对公称压力进行修正:=(1)式中:最大工作压力,单位为兆帕(MPa);公称压力,单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