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环评证甲字第1305号 SXTEP(2017)-EIA005忻州市忻原大道(忻府区段)道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忻府区忻原大道道路建设工程项目部编制单位: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2017年3月忻州市忻原大道(忻府区段)道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概述一、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背景城镇群是新时期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转型发展的核心组212波形护栏m4852813隔离栅m20220(六)征地拆迁14永久征地面积hm253.538115拆迁面积m20(七)投资估算16工程投资万元65580.86表1.3拟建道路工程主要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一)道路工程1路线长度km12.5142道路结构机动车道m2299650绿化带m2465526中央分隔带m21251403土石方路基挖方m30路基填方m31427488表1.3拟建道路工程主要工程特性表(。
2、区域。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的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山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构建“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体系框架,加快构建城镇群来提升本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太原城市群是以太原都市圈为主体的城镇群,而太原都市圈是山西省“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框架的核心,忻定原组群则是太原都市圈的重点发展组群,包括忻州市的市区(忻府区)、原平市和9.07表1.2忻府区工程主要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一)道路工程1路线长度km10.1142道路结构机动车道m2184979绿化带m2249262中央分隔带m21011403土石方路基挖方m30路基填方m31144481弃方m30(二)桥涵工程4/m/(三)照明工程6路灯盏10107照明线路m10114(四)绿化工程8绿化带m22492629行道树株3371(五)交通工程10标示板及标线m1011411信号灯。
3、定襄县。 为促进忻定原组群建设,2011年忻州市市委、市政府对市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截止2016年,经过连续5年的城市建设,现状市区路网布局呈“3纵3横”方格网形式,形成多条南北通道,南北向的交通流量得到了有效的分流,主干路网也已基本成型,整体路网框架已基本构建完成。 在此基础上,忻州市制定了“十三五”规划,并将忻定原城市组群建设、机场大道建设、忻原同城化建设纳入规划。 在忻定原组群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道路建0(二)桥涵工程4五保高速跨线桥m5255忻定干渠桥m13(三)照明工程6路灯盏2507照明线路m2500(四)绿化工程8绿化带m22162649行道树株833(五)交通工程10标示板及标线m250011信号灯组112波形护栏m1200013隔离栅m5000表1.1 立交工程主要工程特性表(续)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六)征地拆迁14永久征地面积hm212.559315拆迁面积m20(七)投资估算16工程投资万元6527。
4、设成为制约忻原同城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忻定原城镇群组现状交通由五级交通格局组成,即高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 现有高速公路网络较为完善,实现对外交通渗透,但不主要承担城际联系功能,城镇之间联系道路等级偏低,体系不完善,客运货运流线杂乱,相互影响大,道路断面布置不合理,行驶负荷偏高,通行效率低。 因此,应加强城际道路联系,外延现有城市路网,丰富整体路网的毛细血管,以加速忻定原组群规划实施。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505.37,北纬383025.82383643.06之间。 具体位置见地理位置图。 1.1.2 主要工程特性立交工程主要工程特性见表1.1,忻府区工程主要工程特性见表1.2,拟建道路主要工程特性见表1.表1.1立交工程主要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一)道路工程1路线长度km2.42道路结构机动车道m2114671绿化带m2216264中央分隔带m2240003土石方路基挖方m30路基填方m3283007弃方m3。
5、义目前连接原平市与忻州城区的城市道路只有108国道,由于多年来用作干线和旅游公路并承担沿线居民的出行道路,致使道路街道化严重,交通事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当地交通秩序和城区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因此,建设一条忻原同城化的快速通道,打造一条专属小型车和旅游大巴的通行专线,实现大型货车与小型车分离,不仅符合太原都市圈忻定原组团的大规划前提,又可加速忻定原同城化进程,还可减轻108国道的交通压力,提升居民出行安全3万元。 包括立交工程及忻府区工程,其中,立交工程起点位于忻府区东内环路与规划旭来街交叉口,终点位于立交段北侧,全长2.4km,设大桥525m/1座,小桥13m/1座,建设工期20个月,总投资65279.07万元。 忻府区工程起点位于立交段北侧,终点位于忻府区高城乡忻口村东与定襄县交界处,与定襄工程馆起点衔接,全长10.114km,建设工期20个月,总投资65580.86万元。 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24454.31124。
6、水平,同时实现多个旅游景点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拉大忻州市的城市框架,完善忻州公路路网布局,对城市扩容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忻府区忻原大道道路建设工程项目部决定新建一条忻原大道快速路,连接忻州与原平。 二、项目由来受建设单位委托,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6年8月编制完成了忻州市忻原大道(忻州城区-原平城区)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建忻原大道路线全长约23.62km,全线共分五段建设,分别为立交工程忻原大道新建工程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附件4关于忻原城际快速通道项目土地预审情况的说明(忻州市国土资源局忻府区分局)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忻州市忻原大道(忻府区段)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则1.1 项目地理位置、主要工程特性及项目建设意义1.1.1 地理位置拟建道路全线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境内,主要建设内容为忻州至原平(忻府区境内路段)城市快速路,全长12.514km,总投资130859.8。
7、忻府区工程、定襄工程、穿山工程及及原平工程,设计车速80km/h,总投资约28.13亿元。 同期,编制完成了忻州市忻原大道道路新建工程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忻州市忻原大道道路新建工程忻府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7年2月28日忻府区发展和改革局分别以忻府发改批复20174号文和忻府发改批复20177号文对工可予以批复(见附件)。 本次评价内容为忻原大道(忻府区段),包括立交工程及忻府区工程,路线长度12.514k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8.1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28.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28.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28.4 环境风险分析28.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8.6 综合评价结论2附图:附图1 拟建道路平面图附图2拟建道路临时工程布置示意图附图3取土场防护措施设计示意图附件:附件1 忻府区忻原大道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函附件2关于(忻州市忻原大道新建工程忻府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附件3关于(忻州市。
8、m,总投资130859.93万元。 根据工可报告,立交工程起点位于忻府区东内环路与规划旭来街交叉口,终点位于立交段北侧,全长2.4km,道路红线宽度53m,设计时速80km/h,设大桥525m/1座,小桥13m/1座,建设工期20个月,总投资65279.07万元。 忻府区工程起点位于立交段北侧,终点位于忻府区高城乡忻口村东与定襄县交界处,与定襄工程起点衔接,全长10.114km,道路红线宽度53m,设计时速80km/h24.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4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25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25.1 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25.2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25.3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25.4土地补偿措施25.5环保措施投资估算及竣工验收26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6.1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26.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7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7.1 环境管理计划27.2环境监测计划27.3工程环境监理计划28。
9、建设工期20个月,总投资65580.86万元。 为做好拟建道路的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忻府区忻原大道道路建设工程项目部于2017年1月委托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迅速成立了项目组,于2017年1月2月期间,对拟建道路沿线环境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实地踏勘,并走访了忻府区政府及其环保、国土、水5 工程征占地及拆迁情况22.6 工程土石方22.7 临时工程22.8 筑路材料和运输条件22.9 投资估算22.10 建设工期及主要工程单元施工工艺22.11 工程分析2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3.1 自然环境概况23.2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23.3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3.4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3.5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2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1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24.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利等主管部门和沿线各乡镇政府,广泛搜集了有关资料。 在认真研读工程可行性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总结现场踏勘以及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的基础上,项目组于2017年2月编制完成了忻州市忻原大道(忻府区段)道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工作过程中,项目组得到了忻府区政府及其所辖的环保、国土、城建、文物保护等主管部门、本项目工可编制单位等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III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忻州市忻原大道忻府区段)道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1 总则21.1 项目地理位置、主要工程特性及项目建设意义21.2 评价目的21.3 编制依据21.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21.5 评价内容与工作重点21.6 环境保护目标21.7 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执行标准21.8 评价时段21.9 评价方法及技术路线2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2.1 路线方案22.2主要技术指标和建设规模22.3 预测交通量22.4 主要工程概况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