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移动通信基站三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前言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特点13 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14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15 报告书主要结论26 致谢21 总则31.1 编制依据31.1.1 委托书31.1.2 国家法律31.1.3 国务院行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31.1.4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31.1.5 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31.1.6 项目的相关资料41.2 评价因子41.2.1 电磁辐射41.0-2014);(5)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7)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号文件);1.1.6 项目的相关资料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移动通信基站三期工程基站名单及基本信息表(附表1附表11)。 1.2 评价因子1.2.1 电磁辐射综合电场强度(V/m)为。
2、2.2 噪声41.3 评价标准41.3.1 电磁环境41.3.2 声环境51.4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51.4.1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51.4.2 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61.5 工程投资概算61.6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61.6.1 污染控制对象与目标61.6.2 环境保护目标62 建设项目概况72.1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进展程度72.2 项目概况72.2.1 项目基本组成72.2.2 项目建设规模及分布72.25;(2)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2.14;(3)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第21号令),2013.2.16.1.1.5 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4)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
3、2 环评基站的主要参数92.3与本工程有关的相关回顾92.3.1 往期工程建设过程回顾92.3.2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回顾102.3.3往期工程的竣工验收102.3.4基站投诉情况回顾103 工程分析123.1 电磁辐射污染机理123.2 电磁波传播133.2.1 电磁波传播方式133.2.2 移动通信中的电波传播133.2.3 传播衰减143.2.4 贯穿损耗143.3 移动基站天线及其特性参数153.3.1 天线增益153.3.价法,2002.10.28;(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1.1.3 国务院行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令第253号),1998.11.29;(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令第33号),2015.7.11.1.4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国家环境保护局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18号令),1997.3.2。
4、2 方向图153.3.3 极化173.3.4 基站所用天线的种类183.3.5 基站所用的定向和全向天线外型183.4 陕西联通通信系统所涉及的频段范围183.5 工作原理193.5.1 GSM工作原理193.5.2 WCDMA工作原理223.6移动通信基站系统组成233.7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263.8 影响因子识别264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284.1 自然环境状况284.1.1 地理位置284.1.2 地形地貌284.1局、渭南市环境保护局、汉中市环境保护局、安康市环境保护局、商洛市环境保护局、铜川市环境保护局、延安市环境保护局、榆林市环境保护局、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等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及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1 总则1.1 编制依据1.1.1 委托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移动通信基站三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1);1.1.2 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
5、3 气候、气象284.1.4 水文特征及水系294.2 社会环境和经济概况294.2.1 行政区划294.2.2 社会经济295 环境质量状况315.1 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15.1.1 全省电磁环境质量现状315.1.2 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315.1.3 电磁环境质量现状监测435.2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65.2.1 全省声环境质量现状465.2.2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465.2.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476 施工期环境影响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现提交建设单位上报。 5 报告书主要结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移动通信基站三期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在严格落实环评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公众支持度高,无人反对。 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6 致谢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评价工作得到了陕西省环保厅、西安市环境保护局、杨凌示范区环境保护局、咸阳市环境保护局、宝鸡市环境保护。
6、分析527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537.1 营运期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537.1.1 影响分析方法537.1.2 现状监测结果537.1.3 理论计算方法537.1.4 GSM基站理论计算577.1.5 WCDMA基站理论计算597.1.6 基站超标范围637.1.7 单频站类比分析637.1.8 单频站理论计算的说明657.1.9 双频以上站类比分析667.1.10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97.1.11 补充说明707.2 营运期声环境式,本次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形式进行编制。 鉴于此,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于2015年9月11日委托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组成评价工作组,在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环评技术人员开展全面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委托监测,同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对基站周边公众发放了公众调查表,并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按照环境。
7、影响分析717.2.1 声环境理论计算717.2.2 声环境类比分析727.3 其他影响分析727.3.1 废旧电池727.3.2景观727.3.3 其他738 环境保护措施748.1 电磁环境保护措施748.2 噪声环境保护措施748.6 其他环境保护措施759 项目可行性分析769.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769.2 选址可行性分析7610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7710.1 环境管理计划7710.1.1 环境管理目标7710.1.2 将理论计算过程中不同距离处的数据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本期评价基站运行时的环境影响结论。 3 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基站天线架设的合理性;基站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和噪声影响程度。 4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本项目基站数量较多,涉及地域广,参照往期基站工程滚动开发和捆绑评价形。
8、环境管理体系7710.1.3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内容7810.2 环境监测计划7810.2.1 环境监测机构7810.2.2 环境监测计划7810.2.3 环境监测方法与质量保证7911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8011.1 环保投资估算8011.2 经济效益分析8011.3 环境分析8112公众参与8212.1公众参与方式8212.2公开环境信息8212.2.1第一次公告及结果8212.2.2第二次公告及结果8412.3 公众意见调查87项目宏基站位置分散,遍布全省各地市,运行过程中均为电脑远程控制,基站设备为无人值守。 运行期以电磁辐射、机房噪声为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本工程基站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本报告书以现状评价为主,挑选286个正在运行的基站进行详细调查和现状监测,并将现状监测数据用于环境影响类比分析。 在环境影响分析过程中,采用进行理论计算的方式,根据几种本次使用的主要类型基站参数,计算出一般情况下基站运行过程中电磁辐射的在天线主轴方向上的最大可疑超标范围,同时。
9、12.3.1 调查方法8712.3.2调查内容8712.3.3调查结果及分析8812.4 公众参与结论8913 结论与建议9113.1 结论9113.1.1 项目概况9113.1.2 产业政策可行性分析9113.1.3 环境质量状况9113.1.4 环境影响分析9213.1.5环境保护措施9313.1.6公众参与9313.2要求与建议9313.3综合结论94附件列表:附件1:项目委托书;附件2:关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CDM评价宏基站1428个,包含1797个基站,(从环保角度考虑,每套能够独立对外发出电磁波的系统为一个基站,因此本次共包含GSM基站371个,WCDMA基站1426个。 一个宏基站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 目前联通三期基站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2 项目特点联通三期是典型的移动通信工程,属于“输变电及广电通讯”类评价项目。 基站天线发射电磁波中心频率分别为900MHz、1800MHz和2100MHz,均属于微波波段,其产生的电磁辐射为非电离辐射。 本。
10、A、GSM移动通信基站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陕西省环境保护厅,陕环批复2009435号;附件3:关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移动通信基站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陕西省环境保护厅,陕环批复2014564号;附件4:各地市基站现状调查照片;附件5:各地市基站现状监测示意图;附件6:公参样表;附件7:公众参与承诺函;附件8:监测报告;附件9:关于本项目基站投诉的说明。 附表列表:附表1附表11:基站信息表(各地市及杨凌地区);附表12:基站现状监测数据统计表(各地市及杨凌地区);附表13:公参名单统计表;附表14:基站周围信息概况表。 7前言1 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各界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用户数量和业务量呈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同时用户对移动通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建设了移动通信基站三期工程(以下简称“联通三期”),以提高覆盖的范围和提供更好的移动通信服务。 本次联通三期工程共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