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 肺癌二十世纪的鼠疫u 每隔五年增加一倍u 总五年生存率仅810%u 男:女 约为 35:1u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非发达国家,呈现地区分布差异 89.5/10万 35.4/10万(高发病率)(英国)(新西兰)0.8/10万(瘘u食管胸膜瘘u神经损伤uu 放疗:50007000rd(根治性)4000rd(术前放疗)5000rd(术后放疗)u化疗:常用药 支气管A介入疗法u其他:热疗、冷冻 免疫疗法 LAK、TIL、IL2 肿瘤坏死因子等 中医中药谢 谢。
2、低发病率)(尼日利亚)u我国大城市发病率、死亡率上升明显u肺癌在恶性肿瘤中男性为第4位,女性为第5位。 北京、上海均为首位u北京:35/10万(1992)54/10万(2001)u上海:5.25/10万(1960)30.7/1术:肺契形切除术 姑息性肺叶或全肺切除术u术后大出血u术后心律失常u术后心肌梗塞u术后心力衰竭u术后肺水肿u术后肺栓塞u术后呼吸衰竭u术后肺不张u术后肺炎u术后余肺扭转u术后余肺坏死u余肺漏气和胸腔积液u术后脓胸u支气管胸膜。
3、0万(1976)u香港:肺癌占全部癌症的1/3以上1、年轻肺癌病例增多2、男女性别、组织学类型显著变化 女性腺癌增多 男性鳞癌减少 年轻女性小细胞肺癌增多3、男女性别死亡率变化 女性上升、男性下降4、4/5病例就诊偏晚(中晚者、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患者、胸内广泛淋巴结转移患者、局部脏器严重侵犯者、胸外淋巴结转移患者 u手术方式:(1)根治性手术: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 全肺切除+淋巴结清扫 肺叶切除+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 u(2)非根治性手。
4、期)1/5病例进入手术治疗5、手术远期生存率30%40%总五年生存率810%u吸入、接触有害刺激物质 吸烟、被动吸烟、环境污染尤其大气污染u慢性肺部感染、病毒、免疫、遗传、代谢状态等u分子生物学:基因突变P53基因等u解剖学3年 4060%5年 2247%10年 20%u手术死亡率 3%u手术指征:(1)IIIA期以前确诊CA者(2)未分化小细胞癌无转移者(3)难以切除经放疗缩小者(4)中晚期伴大咯血者(5)无法排除CA者u手术禁忌症:M1期患。
5、分类 1.中央型(6070%),起源于主支气管或肺叶支气管 2.周围型(3040%),起源于段支气管以下 3.弥漫侵润型(12%)1.鳞状细胞癌 50%2.腺 癌 20%3.未分化小细胞癌 20%4.大细胞癌 10%u直接扩T2N1M0uIIIa期 T3N0M0、T3N1M0、T13N2M0uIIIb期 T04N3M0、T4N03M0uIV期 T04N03M1u原则最大限度切除肿瘤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淋巴结清扫u只有2050%的病人适合u生存率:。
6、散:局部蔓延和侵润中央型 周围型 u淋巴道转移:邻近淋巴结肺门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纵膈内、气管旁淋巴结(同侧或对侧)锁骨上淋巴结 u血行转移:经肺V大循环全身(肝、脑 骨多见)u种植转移 临床表现u刺激性咳嗽:55%68%u痰3 转移到对侧纵膈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uM0 无远处转移的证据uM1 有远处转移的证据u隐性癌 TxN0M0u0期 Tis(原位癌)uI期 T1N0M0、T2N0M0uII期 T1N1M0、。
7、中带血、咯血:31%58%,间断出现u胸痛:34%62%,隐痛为多u反复阻塞性肺炎u5%10%无症状u(1)、胸内肺内症状: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由刺激、浸润、坏死、阻塞引起)u(2)、胸内肺外症状 疼痛症状cm以内uT4 肿瘤侵犯纵膈、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体或隆突,或出现恶性胸膜渗出u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证据uN1 转移到支气管周围及同侧肺门淋巴结(包括原发瘤直接浸润)uN2 转移到同侧纵膈淋巴结及隆突下淋巴结uN。
8、喉返N侵犯症状、上腔V压迫症状、胸膜广泛侵犯症状、Pancost(肺尖癌)肿瘤症状、交感神经受侵症状(Honnes症)、膈神经受侵症状(膈麻痹)、胸膜广泛侵犯(胸水、心包填塞)u(3)、胸外转移症状 脑转移:头痛、颅高压 A 3cm 无淋巴转移 II期A 3cm 同侧支气管旁、肺门 淋巴结阳性 B 3cm,或不论肿瘤大小,但侵犯胸膜,扩展到肺门区域引起肺不 张或阻塞性肺炎uT3 肿瘤直接侵犯到胸壁(包括上沟瘤)、横膈、纵膈或心包,肿瘤距隆突2。
9、肝转移:肝区痛、黄疸 骨转移:疼痛、截瘫 u(4)、胸外非转移症状(内分泌物质)内分泌症状:关节病变等 u 重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u X线检查(平片、体层、支气管造影等),阳性检出率可达90%块影、阻塞性肺炎症象、B、肺门淋巴结TB)、肺部炎症(炎性假瘤、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不张)u良性肿瘤:错构瘤、纤维瘤等u 纵隔肿瘤:与中央型肺癌鉴别 u手术治疗u化学治疗(新辅助化疗)u放射治疗u免疫治疗u中医药治疗 0期 原位癌、隐性癌 I期。
10、节段性肺炎、局部破坏症象、胸水 uCT(Computer Tomography)(1)分辨块影性质 CT值等(2)肺门、纵膈淋巴转移(3)隐匿性病变 心膈角等u 痰脱落细胞检查:50%80%阳性率u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u 纵膈镜、放射性同位素检查u 经皮穿刺活检(周围型):70%阳性率u 胸水细胞学检查u 淋巴结或转移病活检u 电视胸腔镜诊断(VATS)u骨显像(ECT)u正电子计算机体层(PET)u 剖胸探查u良性病变:TB(TB 球、粟粒性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