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2023-3-192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病,其特点是在胃壁或十二指肠壁上发生一个经久难愈的溃疡,一般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更常见(大约为70%:25%),也有胃、十二指肠均有溃疡并存称复合溃疡,约占5%,患者多口部有黏膜水肿,邻近黏膜呈放射状均匀纠集。 胃镜检查:胃窦小弯侧有一直径为2cm的溃疡,幽门管水肿、狭窄。 请问:诊断及诊断依据 可发生哪些并发症 该病变的镜下特征是什么?病案分析 溃疡(镜下):左边为正常的胃粘膜,右边可见一溃疡灶,病灶边缘清楚,底部见坏死组织,炎细胞浸润及动脉破裂出血正常胃胃溃疡(胃镜1)胃溃疡(胃镜2)胃溃疡(胃镜3)。
2、为青壮年,80%发生在于2050岁之间,男女(3-4:1),由于其发生与胃液的消化作用有关,又称“消化性溃疡”。 一、病理变化 二、结局及并发症 三、临床病理联系 四、病因与发病机制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4 一、病理变化 肉眼:可见一个溃疡。 部位:胃小弯近幽门部,十二指肠球部。 数目:一个,偶尔二个以上。 大小:直Na+等水溶性物质有阻碍其通过的作用 c、再生能力强(脱落后48小时内迅速再生)d、分泌粘液形成一层保护膜,还可中和胃酸。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22 病史:患者,男,36岁,反复上腹疼痛伴返酸、喛气3年多,曾3次呕血。 近半年上腹饱胀,消化不良。 钡餐检查显示:胃窦小弯侧见一龛影,突出于胃轮廓之外,边缘光滑,龛影。
3、径2厘米以下。 形态:圆或椭圆,边缘整齐,粘膜皱壁以溃疡为中心,呈放射状,深浅不一,深者可达肌层,浅者达粘膜层,底部平坦、清洁,有瘢痕形成,局部有坚实感。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5 镜下:溃疡底部由里至外分四层(附:正常)1 渗出层:薄层炎性渗出物(纤维素+白细胞)2 坏死层:坏死的肉芽组织(深红、无结构)3 肉亢进和胃酸增加 以上事实均说明溃疡形成与胃液作用有关。 正常情况下,经常接触胃酸的胃粘膜,不会被比倍其自身高100万酸度的胃液所消化,是因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21 胃酸在进食后才分泌 进食后可中和,稀释胃酸,胃蛋白酶 胃粘膜有强大的屏障机能:a、粘膜上皮完整,细胞间连接紧密 b、细胞膜富含类脂质,对H+、。
4、芽层:新生的肉芽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细胞),靠近坏死层的为幼稚的肉芽组织,靠近健康组织一面的为成熟的肉芽组织纤维(图A、图B)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6 4、瘢痕层为致密的胶原纤维,其中可见厚壁血管,(因为慢性炎症刺激引起小A内膜增生管壁增厚、变窄、甚至闭塞)此变化对溃疡结果不利,多数小发生狭小局性环境(十二指肠下部、空肠、回肠)很少发生,凡不与胃酸接触的消化道粘膜(空回肠)从不发生“消化性溃疡,当胃空肠吻合术后可以因胃液的消化而形成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20 2、胃酸缺乏者不发生溃疡 3、用组胺或咖啡持续性胃酸分泌溃疡 4、当人体严重烧伤时产生大量组织胺类物质溃疡 5、胃溃疡患者也常有胃液分泌。
5、部供血下降组织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防碍再生不易愈合,但厚壁血管却可防止血管破裂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7 溃疡边缘粘膜上皮常增生,呈息肉状或向下长到粘膜下层,有时溃疡边缘可见粘膜与肌层粘连愈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结缔组织在肌层下增生所致,溃疡底部的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常发生变性和断裂等变化(是疼痛的原因之一)炎症学说:胃炎提高了对溃疡形成的敏感性,溃疡病如继发炎症后加重溃疡病变。 胃液的自我消化:胃酸高,胃蛋白酶活性升高“自我消化”(即自己分泌胃酸将自己胃粘膜消化)神经内分泌学说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19溃疡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一)胃液的消化作用:1、溃疡病常发生在与胃酸接触最多的部位(胃小弯十二指肠球部);碱。
6、此外,神经纤维暴露、受到刺激也会导致疼痛。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8 胃溃疡为什么发生在胃小弯近幽门部?原因可能是:胃小弯部神经末梢较丰富,易受中枢N系统的影响;与幽门腺的分布有关:幽门部或胃窦相当于幽门腺区,幽门腺区粘膜屏障功能较低,粘液保护缺乏易发生溃疡;胃小弯胃粘膜较薄,血管吻合支不完善血管较少 小弯与局部内脏感受器的敏感性。 2、返酸呕吐:胃酸刺激幽门痉挛+胃十二指肠的逆蠕动胃内容物返流,刺激食道粘膜返酸、呕吐、烧心感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18四、病因与发病机理:近百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溃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学说,如:机械性损伤学说:发病男女,认为男吃得多,“狼吞虎咽”创伤 慢性。
7、酸性内容物接触时间较长,易被消化。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9 溃疡常发生在胃窦与胃体粘膜交界处(胃角)即胃体粘膜附近的碱性窦部粘膜区。 这个交界限线,随年龄和胃炎病变的扩展而向上移动。 十二指肠溃疡壁的形态与胃溃疡相似 部位多发生在十二指肠起始部(球部)的前壁或后壁 大小溃疡较小,直径小于1厘米,较易愈合,但可引起则;边缘隆起、较硬;粘膜皱襞可消失,不呈放射状;底部不平,常有出血,坏死。 (附图)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17三、临床病理联系 1、周期性上腹部疼痛(为主)病变区肌张力改变和肌肉痉挛蠕动增强所致 胃酸刺激溃疡底部暴露的神经末梢交感中枢,此外神经节细胞变性,神经纤维断裂疼痛 溃疡及其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和炎症增高。
8、显著的纤维组织增生。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10二、结局及并发症 溃疡中的一对矛盾决定其预后,即组织消化破坏-与组织修复抗消化-。 如果,则溃疡愈合:1、痊愈溃疡经过适当治疗以后,溃疡形成瘢痕而愈合。 但该处无腺体结缔组织,只有一层单层柱状上皮,局部抗酸力弱,有可能再发。 浅表的、早期的溃疡可以“自愈”或“治愈”,因发达国家胃溃疡癌变机会较多,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发生癌变(十二指肠易穿孔)。 癌变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长期溃疡病患者。 癌变原因可能是:溃疡受胃液侵蚀、刺激,组织破坏再生增生,异型性细胞“转化”,受到刺激后癌变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16 胃溃疡癌变后,溃疡扩大,直径达2.5厘米以上,常见腺癌浸润胃壁各层溃疡形状不规。
9、表浅粘膜可完全再生。 往往有的病人症状消失多年而后并发胃癌。 有的人可以无症状,一开始就是突然穿孔。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11 如果,溃疡继续发展加深,出现各种并发症:1、幽门狭窄(幽门梗阻):3%左右 原因:幽门部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发作大量纤维增生(经过愈久、瘢痕越多)瘢痕收缩幽门狭窄;炎症刺激幽门部粘膜可引起穿孔,伴有剧痛,大出血或继发感染 急性穿孔: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进入腹腔,刺激腹膜,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可并发休克。 此种情况危害大,需及早抢救。 慢性穿孔由于溃疡进展缓慢,穿孔处前壁已与周围组织(脾、胰、肝、结肠、网膜发生粘连,所以穿孔后只引起局限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15 4、癌变:占1%1.5%。
10、充血+括约肌痉挛幽门梗阻。 这种梗阻,经内科治疗(水肿消退、痉挛解除)即缓解。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12 结局:长期严重的不全梗阻胃内容物通过困难胃扩张、胃壁肥厚。 梗阻症状:呕吐频繁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完全梗阻触、摇胃部可有振水音,胃蠕动波可见。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13 2、出血(10%25%:根据溃疡处受腐蚀血管的大小,临床可有不同症状:小血管、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量少,无症状,肉眼看不到,大便潜血(+),稍大的血管破坏大出血:呕出咖啡色内容物,解出的为柏油样大便;症状:心慌、烦躁不安出血性休克,要迅速止血,否则危及生命。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23-3-1914 3、穿孔:占3%13%在诱发因素作用下,溃疡发展。